首页/邮币卡学院
五花八门的民国代价币
2015/5/21 17:09:14

流通钱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从其制作、流通和退出都程序规范,发行资料明晰、记载清楚。但困惑的是在我国近现代史上特别在抗战前后我国沿海、内地如沪、苏、闽、浙、湘、鄂等地商家曾因自身经营需要,在一定时期内限时限地发行过不少代价钱币,这些五花八门的代价币在上世纪20—30年代由于战争时造币厂迁移,沦陷区小额辅币断档等原因为当时市场交易找零困难起到补充缓解作用。虽然这些代价币本质上区别于国家法定流通币,但它们在当时又确实参与了商业流通,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笔者手中恰巧收藏了不少此类币券,为了弄清情况,经过多方咨询考证,现将掌握的资料介绍给读者以解其中之谜。




这些代价币以上海在民国期间发行的最多,盖因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大的商贸城市。上海的代价币在各业流通颇具特色,类别广泛。1926年英商上海公共汽车公司曾发行的公共汽车金属专用币,全套两枚,面值分别为2分半,紫铜质,5分,铜镍合金材质。2分半币数字被冲成镂空阴文,5分币数字为镂空阳文,正面币圈文为英文“GOOD FOR CENTS( 2分半或5分) ”,背面外圈上方为“C、GO、CO、LTD”即中国通用公共汽车有限公司英文缩写,下方为SHANGHAI(上海),此套旧代价币是上海公交事业起始的实物见证之一。


电话“可打一次”代用币,此币与公交代用币同属公共行业代价币。“可打一次”代用币属上海市电话局所发行。发行年限为民国中期。


上海老大华舞厅黄铜镀镍材质娱乐业代价辅币,此币制作精整,币正面为汉文标识,背为英文。上海老大华舞厅曾是民国期间上海滩一座十分风光的知名度较大的舞厅,从代价币遗存量来看,该舞厅发行量较大。老大华舞厅发行此代价币有一举两得的效果,既解决了找零辅币的不足,同时又为招揽中外舞客,特意将自己舞厅招牌制于币中随之流通,从而达到广而告知目的,这种做法是当时上海许多大小商户的共识。如著名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女士的锦江代价币,不但锦江招牌在币中醒目甚至还在币圈标注英文地址,由此可见沪商之精明。


上海荣记帆船一角辅币,黄铜镀镍材质,据转让者称此是上海荣记(荣德生)所发行,图文喻为一帆风顺,笔者查证过并无资料佐证不敢附会,但此代价币存世稀少,应为少见之物。


代价硬币研究仅仅是向人们透露出中国货币流通史过程中一个特别现象,而代价币中纸券却向人们展示出民间商界、钱庄业流通过程中更深层次金融现象和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