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钱币民俗,就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并逐步完善的种种以钱币为主体或与钱币相关联的民俗民风。我国钱币一产生就与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最早的货币——贝本是人们普遍喜爱并佩带的装饰品, 典型的民俗产物,就是因其具有良好的货币性能而逐渐转化为通货的。纵观数千年中国社会,无论是处于上层的达官显贵,还是处于下层的平民百姓,在多种多样的民俗中均有钱币的活动天地,这其中以生活礼仪、玩赏游艺、信仰供奉三类钱币民俗最为典型。
一、生活礼仪 此类钱币民俗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佩戴 主要是装饰之用,如“春钱”,据《闲居录》载:“至大改元,妇女首饰皆以金银做小钱戴之,谓之春钱。”唐代诗人李贺的“水光兰泽叶,重带剪刀钱”就是对官中姘妃以钱为饰的描写。就是在解放前仍然有妇女以机制小银圆作为耳环或胸饰加以佩带的。而王莽铸“布泉”钱有男钱之称,据说妇女佩之可保生男,于是“私带男钱压鬓低”也就成了流传不衰的民俗。另外据《汉书-王莽传》,“布泉”钱也曾作为出入城池禁地的凭物,为人所佩带。当然民间以钱佩带多出于压胜之目的,如小儿刚出生时长辈给之佩“平平安安”“长命富贵”等;书生赶考则佩“状元及第 一品当朝”,“连中三元 加官进爵”等;商贾则佩“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等。
(二)定情 以钱做为定情信物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很广,如清康熙年间铸的一种“罗汉钱”,因为其钱体宽大,金光闪亮,比较精致美观,在解放前东南各省的男女青年就都往往用它作为定情珍品,相互赠送,以表欲结连理之心。就是当今山西农村仍有小伙子嘴含“罗汉钱”在意中人面前显露的习俗。
(三)婚嫁 民间婚嫁仪式中一般都要用钱,最常见的是撒帐仪式用钱,即撒帐钱。孟元在《东京梦华录-娶妇》中有载:“旧时婚礼,夫妻交拜毕,并坐床沿,妇以金钱彩果撒掷。”此即撒帐。这种风俗在我国很多地区一直沿袭到解放前夕。撒帐仪式一般由长者主持,一边撒钱,一边背念撒帐词,大多是祝愿新人福寿双全,子孙满堂之意。此外用以婚嫁仪式的钱还有抓福钱,压福钱等等。
(四)年节 中国传统节日比较多,而大多数节日都有专用节钱,就拿春节来说,就有压岁钱、口福钱。压岁钱据说始于宋,渐相沿成俗至今。只不过古时压岁钱是由普通铜钱贯以红线而成,如今则是用红纸包裹钱钞作为压岁。所谓口福钱就是放在饺子(汤圆)中的硬币,一般说若干个饺子(汤圆)中只有一个,如果有人吃到就意味其在新年中会大吉大利。
(五)祝寿 康熙年间的“罗汉钱”有一说就是专为祝贺康熙帝六十寿诞而铸的,其他民间常见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高贵寿考”“福寿康宁”等钱都是用来祝寿的专用钱。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解放前钱币界丁福保等前辈为庆祝泉友生日组成寿泉会,每逢会员生日则编印一辑《寿泉集拓》,一可祝寿,二可研讨泉事,三可为后学留下珍贵的资料,这种祝寿方式一直是泉界的美谈。
(六)奠基上梁 民间建新房时常有用奠基钱和上梁钱的习俗。奠基钱,即新宅初建时置于房屋四角的钱币,通常用些“顺治通宝”“嘉庆通宝”等意和平安顺利,富裕昌盛的流通钱。上梁钱,即新房盖成后挂于房屋正梁上的钱币,上梁钱也多用文意吉祥的流通钱,如果是豪门大户,则用特别的上梁钱,有“金梁大吉”、“镇宅平安”等。另外上梁钱民间有挂单不挂双的说法,故梁上钱数多为五、七、九之数。
(七)疗疾 用古钱治病,民间传说很多,流传最盛的莫过于“周元通宝”能治疟助产了。王枯《秋灯丛话》载:“顺治初,孝感多病 ,或于古钱中捡周元通宝一文,持之即愈。”又周亮工《书影》载:“妇人手握此钱,可治难产。”当然这都是些附会之谈,原因大概与“周元通宝”是周世宗柴荣毁佛像得铜而铸成有关。不过古钱大都含有多种元素,也确实能治疗一些疾病,这一点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曾作详细论述,现代医学也有证明。 (八)殉葬 钱作为财富的象征,在我国很早就有把之作为随葬品的习俗。就是现在若干地区人死后烧纸钱的习俗,据说还是源于宋代一商人,用交子烧祭亡妻的故事。殉葬钱币一般称为冥钱,冥钱质多样,有金、银、铜铁、铅陶之属,样式更是千奇百怪。
二 玩赏游艺 此类钱币民俗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酒令 民间在酒席宴间也常用一些特制钱币猜枚行令,这类钱就是酒令钱。1968年河北满城陵山二号汉墓曾出土西汉酒令钱一套,方孔无廓,面篆体阳文,背平素,径3.3厘米。钱文有,一、圣主佑;二、得佳士;三、常毋苟;四、骄汉巳;五、府库实;六、五谷成;七、金钱拖;八、珠玉行;九、贵富寿;十、寿毋病;十一、万民番;十二、天下安;十三、起行酒;十四、乐无忧;十五、饮酒歌;十六、饮其加;十七、自饮止;十八、乐乃始;十九、田田妻鄙;二十、寿夫王母。
(二)棋 以钱作为棋子来用的民俗流传很广,最为有名的就是打马格游戏中用的打马钱。这种打马格游戏以宋最盛,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打马赋》中有说:“打马爰兴,樗蒲遂废,实小道之上流,乃深闺之雅戏。”这也说明当时打马之戏颇受女子喜爱。不过由于规则过于繁杂,未能流传至今。目前传世的打马钱,较为常见的“将”有燕将乐毅,赵将廉颇,魏将吴起,齐将田平,蜀将马超等。“马”有绿耳、渠黄、道骊、飞黄、赤骥、逾轮、赤兔、汗血、骅骝、白义、龙驹、骐骥、云中、逐日、趁风、追电等等。
(三)奖赏 拿钱作为赏赐之物历代皆有故事,特别是金、银等贵金属钱币。如北宋《宣和录》载:“上皇阁分金钱四十贯,银钱八十贯。皇帝阁分金钱二十贯,银钱四十贯。皇后阁分金钱十一贯,银钱二十二贯。”这些金银钱都是以备赏赐之用的。不仅如此,有时钱币还充当了勋章之用。如明末张献忠起义建大西国,就专铸有“西王赏功”金银铜三种大钱,用以奖赏战功卓著的将士。
(四)赌博 民间素有以钱作为赌具的习惯,最简单的莫过于猜测普通钱的正反面,以论输赢。另有选仙钱,是专门一种赌具,它大约始于北宋时期。赌法是用骰子比色,先为散仙,次升上洞,渐至蓬莱王母等,掷骰“幺”为过,“二、五”为功,“三、六”为才,“四”为德,凡通过者谪贬,只有再遇德才能复位。选仙钱常见的有“诗仙”“醉仙”“棋仙”“琴仙”“散仙”“王母”“曼倩”“双成”等等。
(五)秘戏 最常见的是“风花雪月”钱,面为“风花雪月”四字,背多为简陋的男女交媾图。据传此类钱是新婚之夜由长辈赠与青年男女,以求早得贵子。
(六)占卜 殷商之时先人以萁草和龟甲占卜,后人嫌数萁草麻烦,图简便,渐以钱代萁。明代陆容著《菽园杂记》中称:“占卦者以钱代萁,其来久矣。旧以无字一面为阳,有字一面为阴,至朱文公反之,以字为面为阳,无字为背为阴。”这说明早在宋朱熹(1130--1200年)之前,以钱占卜就是民间流传很广的风俗。用钱占卜通常是取一、三或六枚文字吉祥的钱币,如“太平通宝”“乾隆通宝”等,按六十四卦或三十二卦金钱课占卜吉凶祸福。此类占卜用钱也称为“筮钱”。
(七)日常赏玩 民间用于日常赏玩的钱币极为常见。主要分吉语吉图,人物故事,诗文,生肖等四大宗。吉语吉图钱中吉语多指福、善之语,如典型的“十全”语,“一本万利”“二人同心”“三元及第”“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合同春”“七子团圆”“八仙上寿”“九世同居”“十全富贵”等。吉图更是多种多样,大都以图寓义,以物谐音,如蝙蝠为“福”,鹿为“禄”,龟、鹤、松、石、桃为“寿”,以莲寓“连”,以鱼寓“余”,以瓶寓“平”,以戟寓“吉”等等。人物故事钱则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一些人、事铸在钱币上,如“七贤”“八仙”“二十四孝”“牛郎织女”“周处斩蛟”等。诗文钱则是把一些脍炙人口的词句铸在钱上。生肖钱亦是同样。
三 信仰供奉
(一)佛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在民间影响既久且深,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些反映佛门信仰供奉的钱币。常见的有“寺院供奉钱”如大帝觉寺、大安福寺、大普庆寺等,“佛家名号钱”如大慈观音、西方如来、宝珠菩萨等,另外还有“供养钱”,即寺庙自铸供佛之钱或国家赐给寺庙的经费,最为出名的就是1988年佛教圣地五台山出土的一批“淳化元宝”背普驼佛像金钱,此应是宋朝皇室赐给五台山的供养钱。此外佛门用钱还有“进香钱”“经咒钱”等。
(二)道 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民间也产生了一批专为道教所用的信仰供奉钱。常见的有“宫观钱”如太乙、玉虚、万寿、天宝等,“星官钱”如太上老君、大峰祖师、元天上帝等,此外还有“太极钱”“八卦钱”“符咒钱”等等。
中国钱币文化和民俗文化均源远流长,波澜壮阔,钱币民俗作为两者间的一个交叉领域,有待我们更深入的研究。